片仔癀名称由来
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片仔癀原为锭剂,其外形成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仔癀”即一片即退癀(消炎解毒),疗效之神,一片则灵,因而得名“片仔癀”。据说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将离世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服用片仔癀。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片仔癀都无法救治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可见这一药品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片仔癀的历史故事
相传是明嘉靖年间,一名宫廷御医离开宫廷,来到漳州,在城外璞山岩削发为僧,法名延候,用宫廷秘方制成中成药,治疗僧人的跌打损伤,后流传开来。1940年代,片仔癀的秘方流传到馨范茶庄,馨范茶庄开始生产僧帽牌片仔癀。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建立了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后并入漳州制药厂,商标改为荔枝牌。1990年,片仔癀的产量为184.33万粒,片仔癀的生产企业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片仔癀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对于急慢性肝炎、耳炎、眼炎、牙龈化脓、喉咙肿痛、喉蛾、乳蛾、口舌诸疮、烫伤灼伤、刀枪伤痛、挫伤扭伤、蜂蛇咬伤、痈疔、各种感染及一切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发 热等(内服兼外敷,疗效更为显著)。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