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代购、海淘、跨境电商、自贸协定、关税下调……这些新兴词汇不断涌现,无不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也正是由于这一契机,9月25日,由美妆商城ABE亚洲美容化妆洗护用品博览会联合承办的“2016首届进口化妆品交流会暨中韩化妆品合作论坛”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也吸引了政府相关领导、行业专家、媒体以及渠道商等近300人参加。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论坛”,不如用“干货分享会”来形容它更为贴切,因为主办方精心为大家准备了满满的“精神食粮”,特邀行业内多名重量级嘉宾,深度贴合行业现状,现场开讲,与众多到场嘉宾一起面对面交流,干货满满,请注意查收!
一、数据指向回暖
如果你想要清楚的了解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恐怕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数据。在会上,尼尔森零售商研究高级总监唐东,就给与会众人带来了深入、直观的数据分析。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至2016年6月,非食品销售额增长率整体增速放缓,护肤品类略有回升;线下增速放缓,线上增速平稳;护肤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为12%,虽较之去年的14.8%有所下滑,但仍然维持了超10%的高速增长。
看到这些数据的同时,应该能够为行业打上一剂“强心针”,毕竟在人人自危的所谓“零售寒冬”下,大多数人不是被“冻死”的,而是被“吓死”的。但,我们仍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至今,的确暴露出了诸多弊病,而这些弊病不得不让我们直视,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能够勇于面对缺陷与不足的,也不失为是真正的勇士。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品创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永斌就指出,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同质化严重,而究其原因,则是缺乏创新基因,要想改变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就必须要整合现有资源,立足于品牌自身文化基因。除此之外,中国本土品牌应该力争“跨界”,跨空间之界,跨区域之界,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应思考如何“走出去”。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真正布局,将目标落于实处的品牌仍然缺乏。
二、打破思维僵局,拥抱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跨界还是整合,韩国化妆品品牌都可以为中国借鉴。韩国品牌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更“走出去”做好国外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减少同质化,提高科研水平,注重创新,不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另外,令人不容忽视的是,韩国文化、“韩流”等对韩国化妆品的影响。“国家文化现象”导致韩国化妆品可以直接享受“韩流红利”。
另外,对于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具备全球化视野,若是品牌具备全球化视野,从而再借鉴国内一线品牌的优秀的操作手法,中国化妆品一定会有更好的突破。
随后,兔邮美妆跨境电商平台联合创始人朱昱豪也表示,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尼尔森数据调查,国内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考虑最多的三个因素是:安全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性价比和产品益处。现在,消费者更倾向于有机、天然、高科技的高品质产品,而这对于重视研发的进口品牌无疑是一次机遇。
但,对于传统渠道来说,面对浩浩荡荡、扑面而来的跨境电商,如何才能突破困局?
杜鲁克曾说:“动荡时代最大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显然,传统渠道以往陈旧的思维方式亟待改革。
首先,需要实现品牌到品类的角色转变。如果说以往对于品牌要求的是大而全,那么现在则讲究品类少而精,精而细,渠道需要的是动销快,能引流的品类;其次,在人人都在喊“互联网+”的时代,传统渠道也需要增加正确的互联网销售思维模式;最后,遍地开花的买赠促销已明显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面对微商、电商等的分流,线下的服务与体验就是其握在手中的一张“王牌”,因此,传统渠道必须增强客户体验及终端服务升级。
三、国际大背景下的中韩化妆品贸易
从行业本身来看,化妆品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期间也充斥着一些弊病和危机。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势必也会对化妆品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知名行业专家陈曦认为,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化妆品国际贸易与投资一定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中韩化妆品贸易,相较于中韩政治关系,则会呈现出“政冷经热”的特征,毕竟中国消费者对韩国化妆品的消费习惯已经广泛形成。
说了那么多,以上都是中方代表在发言,既然是“中韩化妆品合作论坛”,自然也少不了我们韩国友人的身影。韩国海宇国际集团社长金相哲及韩国国际美容健康产业协会会长郑镇旭都在会上做了简短的发言。
金相哲和郑镇旭都提出,中国化妆品市场现在发展快速,很多韩国公司会到中国来办理ODM和OEM,也有很多韩国公司在中国生产化妆品,且中韩两国已经签署了FDA合约,该合约于2015年12月已在韩国国会通过,韩国的产品和中国的部分产品已经得到了税务方面的减少,因此,希望未来的5年或10年,中国化妆品能和韩国化妆品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