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号晚上8点多,我们接到封控通知。公司总经理俞总立马召集自愿者赶往工厂支援闭环生产。我们把附近仓库的包材都调到了厂里,并就近采购了一批被褥、行军床、蔬菜、方便面、药品等等,一百多号人不眠不休,从晚上8点多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的5点。”韵斐诗销售部的张城滔回忆道。
“当时没想到会封这么久,我们准备的是4天的量。4月1号之后,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被告知需要继续保持封厂状态,人员不能外出。”
“谁能想到,我们是穿着羽绒服进去,穿着短袖出来的。” 回忆起长达61天的驻厂时光,张城滔还是颇为感慨。
六十多天里,公司里两百余名同事吃住在厂,工作在厂,每天24h的相处,彼此之间生出了一种家人般的陪伴感,互相帮助、互相调侃也互相鼓励。
“3月底开始闭环时,工厂里有将近190名员工,一线生产员工约130人,品质部约30人,物流和仓储约20人,这部分员工主要负责现场类工作。还有10名左右销售、企划和行政部员工,主要负责系统订单处理、生活保障工作。像文案审核这类不限制地点的工作,我们安排了员工居家办公。”韵斐诗总经理俞毅介绍道。
4月下旬公司申请到复工复产,陆续有员工返厂,截至5月27号,驻厂员工达到了290名,期间一直是闭环管理。
“驻厂期间,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员工的生活保障——吃、住和健康问题,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着手解决生产问题。”韵斐诗行政部门的秦丽卿跟我们讲述了驻厂时的难忘故事。
韵斐诗自己有食堂,这给了我们闭环的底气。食堂日常可以满足300-400人同时就餐。公司有两个厂区,相隔大约200米,封控期间两个厂区都有员工驻守。鉴于食堂建在新厂区且两个厂区之间人员不能互相流动,我们就需要有人将餐食从新厂区运送到老厂区,我们的生产班长和主管们挺身而出,帮大家打饭和分发,一日三餐风雨无阻。
前期,我们靠着存货和园区定向援助的物资,撑了一段时间。不过蔬菜水果这类食品不易储存,还是要定期采购,食堂的管理人员在食品采购方面费了不少功夫。另外我们有家合作了很多年的供应商,非常靠谱,帮我们很多。我们的员工也非常给力,从头到尾没有讲过一句怨言,默默坚持了两个月。
在住的问题上,我发现我们的员工都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和超强的动手能力,行军床数量不多,我们就把会议室、办公室、楼道临时改造成床铺,铺上纸板和褥子,大家就这样子坚持下来的。
驻厂期间,核酸检测是每天的固定项目。刚开始,我们一百多号人需要离厂前往园区点位参加集中采样。后来公司指派了两名有实验操作经验的员工在园区接受采样培训,五月初公司开始在厂区内自行组织采样,每天8点钟开线前,我们需要完成两百多号人的采样,还是蛮辛苦的。
不过,核酸自采后和外部人员接触的机会少了,安全上更有保障了,另外我们还要求员工每天起床后先进行抗原自测,自测阴性后方可排队核酸。
整个封控期间,物资进入厂区前,都需要在外部消杀静置24h,才能搬运,我们尽力把各个环节的隐患都消除掉。
在生产安排方面,由于工厂的包材储备不多,4月份我们每天安排半天生产,半天休息。5月份,公司拿到临时通行证后,有包材补充进来,工作时间调整为正常节奏。
5月初,一位家住外区的驻厂同事察觉胃部不适,还伴随身体消瘦,公司得知后将他送到了区内的中医院做检查,发现是胆囊炎,挂了两天点滴后病情缓解,为了让员工更好休息尽快康复,公司和医院方、所在园区、员工居住地社区反复沟通协商后,几经波折,将员工安全送回了家中。
“紧急情况下就医,困难重重,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大家都非常紧张和担心,好在我们的这位员工现在已经恢复了健康。”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洗澡成了大问题。我们随机应变,工务部的同事在公司的卫生间加装了热水器和淋浴设备,一共8台,两百多人分时段,轮流使用,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捱到最后,最大的考验已经不是物资,而是来自情绪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情绪上难免焦躁。我们就想方设法去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在允许范围内,组织简单的活动,分散注意力,排解压力。
韵斐诗工厂总经理俞毅表示:“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韵斐诗工厂的经历,那么四月份可以说是措手不及,五月份是稳住阵脚。六月份,我们的目标是自我修复后重新发力,期待消费市场的复苏,我们供应链端也就慢慢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