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历时6个月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签订,意味着被列入减税范围内的韩国化妆品便宜啦。对于喜爱韩国化妆品的消费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剁手”的理由。”
随着跟各国自贸协议的签订,加上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的崛起,新一轮进口品浪潮已经悄然而至。对于这股进口品浪潮,上海诺薇兰公化妆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游明成坦言:“感觉来势有点像去年的微商”。上海艾菲化妆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韩明华也颇有体会:“连一些媒体都开始代理进口品了”。
进口品潮来势汹汹,市场份额不断遭挤压
在当前零售寒冬的大环境下,国外品牌不断的涌入,似乎为一些零售商们带来了新的突破口。《美妆制造》曾就此问题采访过一些零售商,其中大部分表示会在接下来增加店内进口品的比例。不仅是为了应对目前萧条的市场,更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也正是这些优势为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创造了契机。然而,进口品比例的逐渐增加就意味着本土品牌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减。在该相关负责人看来,整个市场份额总共就那么多,化妆品需求量的增加并没有化妆品本身的量大,所以本土品牌一定会受到挤压。
但在韩明华看来,本土品牌确实会受到冲击,但冲击的一定是那些价格虚高、品质不好的品牌,高性价比的产品是不会受到冲击的。
舶来品倒逼,本土品牌奋进
随着进口品牌的不断冲击,本土品牌已经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也有品牌商认为在国外品牌进来后,反而对本土品牌起到了促进作用,倒逼国产品牌加快脚步去提升自己。在他们看来,如今国内的许多品牌在质量等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也比之前更足。但面对进口品牌强有力的冲击,显然仍是不够的。
相比较进口品牌,本土品牌对市场、对消费者更为了解。在此基础上,本土品牌还需要提升性价比,上述蜜思肤负责人认为本土品牌最终跟国外品牌拼的还是性价比和消费者信任度。
除此之外,游明成认为提升产品研发力度以及产品的附加值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服务这块也不能落下。在产品质量问题上,还可以通过进口半成品(国内品牌找国外OEM企业代工)来改善。
进口品是趋势还是小打小闹?
在问及进口品会否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时,韩明华只回应了三个字,“不可能”。在韩明华看来,只要政策不变就不可能成为趋势。目前,很多进口品都存在着供应周期长,手续不全等诸多问题。也有人认为,进口品目前的渠道太多,真假也很难分辨,很容易让消费者失去信心。
“个人觉得进口品在现阶段是一个趋势,但具体可以维持多久还要再看一下。”蜜思肤负责人补充道。
5月份曾在一家进口单品公司任职的游明成对此就深有体会,“大家都在找高性价比的进口产品,但现在很多产品都是披着洋外衣的名,所以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剩下来的估计不会到15%。”在游明成看来,这剩下的15%也只会是一些有品牌操作实力,真正做品牌、有产品特色、高性价比、不急功近利的品牌。
但这并不表示游明成不看好进口品在国内的发展,“进口品在中国一直都比较受欢迎,只是有些做得好,有些做得不好。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把握好中国市场每个阶段的发展趋势。”
国外品牌进来最麻烦的无非是在渠道和消费者反馈上,能否长久发展下去同样也跟市场推广以及投入有关。“进口品如果具备特点,走差异化路线,找准消费群体和渠道,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游明成如是说。
其实无论是进口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同质化现象都是通病,最主要的还是看性价比,可以靠华丽的包装吸引顾客,但没有高品质做保障仍旧无法维系顾客。不少品牌商也认为,品牌效应只是一方面,但品质绝对是最重要的。
就目前来看,进口品这股浪潮是否会延续下去还不好说,但值得高兴的是国内品牌已经意识到危机,正在不断提升自己。在面对进口品牌的冲击时,国内品牌也不必过于惊慌,毕竟消费者最后认定的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