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除了部分人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分辨真伪之外,和这些宣传往往用有一定科学性的概念进行包装有很大关系。
在某平台拍摄的销售“负离子粉”的页面。 (小尘4x/图)
近日,有科普作家对网上热卖的“负离子粉”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所谓能够产生负氧离子的负离子粉,本质上其实是具有较高核辐射的核矿物粉末,长期受到辐射,可能会致癌。但是为什么“负离子粉”还能如此畅销呢?
按照这个测试,如果近距离接触“负离子粉”,相当于每2小时做一次X光,每40-300小时做一次CT。而很多人被商家宣传的神奇功效所蒙骗,会在室内喷洒,甚至泡水喝到肚子里,其所受到的辐射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除了部分人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分辨真伪之外,和这些宣传往往用有一定科学性的概念进行包装有很大关系。负离子粉打的是“负离子”牌,而负离子具有抗氧化性,确实有研究证明是对人有一定好处的,有镇静、镇痛等作用,森林河流等处的天然负离子含量很高,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所以现在有很多宣传能够人工制造负离子、提高生活环境中负离子含量的设备。但是,负离子的产生通常是通过高压或者强辐射电离空气中的分子,电离产生的自由电子被氧气捕获,生成带负电的氧离子。但是,这一过程,同时也会产生带正电的离子,一些劣质的负离子生成器,可能会同时产生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臭氧、氮氧化物等,而这些都是空气污染物。而用“负离子粉”的强射线来电离空气产生负离子,则是更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仅会同时产生有害物质,其辐射本身对人体的伤害,就远远超过了其产生的负离子对人的好处。
对于这些有较强辐射性的“负离子粉”,必须加强监管。核安全法对于具有强辐射性、用于核工业的铀-235、铀-233、钚-239等材料及其制品明确规定为核材料,国务院制定的核材料管理条例将氚、锂-6也列为核材料,受到管制。在医用、科学研究等领域使用具有辐射性的产品,一般也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是核材料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铀矿石及其初级产品不属于管制范围。这些管制,更多是从防扩散和核工业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从民众健康和安全出发,有必要对放射性材料进行更谨慎的管制,甚至考虑将有较强辐射性的材料纳入管制范围。
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养生界总是最先应用“先进技术”,这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都如此。居里夫人在19世纪末发现镭的放射性后,“辐射”迅速成为热门话题,被商家宣传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儿童玩具、化妆品、巧克力甚至矿泉水里都会添加镭元素。一战期间一家美国公司生产的夜光表就使用了镭元素,而正是夜光表生产线上的姑娘们被辐射严重伤害,才让人们认识到辐射的可怕。不过,时至今日,还是有人认为低强度的核辐射对人体有益,比如日本就有一些有名的“核辐射养生”温泉。
如果真为了健康,还是审慎一些对待这些“新概念”养生产品吧。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