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类药物也是化妆品检测常见项目之一。抗感染药物属于处方药,主要是指用来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这类药物大多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等功效。抗感染药物在化妆品中属于禁用组分,这一点也是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明确规定的。常见的抗感染类药物大致可分为磺胺类、抗真菌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六大类。 化妆品想要实现对这六类感染类药物有效把控,就需要了解国家对其检测方面的规定。
一、化妆品中添加抗感染药物的危害
化妆品为了实现某些功效,在利益驱使下就会违规添加抗感染药物。当抗感染类药物散布在人体皮肤表面时,尤其是面部或口唇等部位,这些地方的皮肤通常比较柔嫩、膜血管丰富。药物很快就会被微血管或黏膜吸收,这时候皮肤表面的菌群就会被破坏,进而出现皮疹、速发性过敏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还会导致癌变、皮肤耐药性增加,造成后期治疗困难。
二、36种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检测规定
在药监局发布的2019年 第66号通告中,给出了化妆品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通告发布的主要是针对膏霜类、乳液类、水剂类等化妆品中36种抗感染类药物检测进行了规定。具体药物如包括了甲硝唑、磺胺吡啶、磺胺甲嘧啶、磺胺甲二唑、磺胺甲氧嗪、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噁唑、依诺沙星、沙拉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双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呋喃它酮、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土霉素、金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氯霉素、螺内酯、灰黄霉素、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联苯苄唑。
三、样品前处理提取方法
我们也都知道,化妆品中的基质通常较为复杂。想要有针对性的检测里面的抗感染药物,就必须先将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这里推荐的提取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涡旋分散、振荡和超声提取方法。涡旋分散法有利于样品与提取溶剂充分接触,超声法对于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更高,两者结合操作简便,提取效率更好。化妆品标准中规定的是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不过实践中用正己烷脱脂,所得供试液比较较澄清,回收率较理想。固相萃取对部分化合物有强保留,不能兼顾所有化合物。此外,用空白基质提取液作为标准溶液的稀释液,这样使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都具有相似的离子化环境,从而有效排除基质干扰,完成对目标物的针对性分析。
四、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检测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两种常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化妆品中的酸美满霉素、甲硝唑、二水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和氯霉素等禁用组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大多数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 由 于抗感染药物类型多样,所以对非法添加该类物质的检测难点在于非法添加的禁用药物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检测前先对样品进行全面的初筛,然后针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参考标准品,根据保留时间、特征离子对色谱图进行定性定量。
以上便是化妆品中的抗感染类药物检测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存在抗感染类药物成分时,会根据样品中呈现定量离子对和定性离子对的色谱峰,被测组分的特征离子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对应的保留时间,选择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相当浓度对照品溶液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比的最大偏差(检出限与定量限规定内)这些内容来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则是根据对应的定量离子色谱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