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
你是不是感觉工作三五年甚至十多年,不仅职场遇到天花板,而且依然买房难买车难养家难,离财富自由很远?
你是不是觉得每天忙忙碌碌为别人打工,但自身成长却有限,好像永远摆脱不了打工仔的命运?
你有没有感觉到公司的寿命越来越短,每个人换工作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却过的风生水起?
你是不是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随时被机器人替代,工作多年后重新陷入焦虑和迷茫?
那该怎么办呢?辞职创业吗?作自由职业人?提高自己的声量,告诉别人你说的是对的?还是混吃等死,等着机器人来替代自己,赖定党和人民肯定不会让我饿死?
都不是,正确答案是要尽早建立自己的有用的个人品牌。划重点,有用的!没用的品牌依然很快会被淘汰。什么叫有用的品牌,我们留到以后再说。
因为个人品牌能够产生影响力,它影响你的目标市场对你的看法。如果下工夫找出我们的目标市场看重的特性,我们就能反过来营造一种氛围,使别人在和我们谈生意时感觉舒服、自信。想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个人品牌要唤起目标市场对你的三种基本认识:
1.与众不同。使自己脱颖而出——能够使别人觉得我们的见解独到、有创造性——是个人品牌打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你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与众不同,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这样我们就很难抓住“市场份额”。
2.出类拔萃。我们的品牌要使别人相信,在我们的领域中,我们在某方面做得最好——速度更快、服务更好、技术更先进等等。如果我们能被看做是自己领域中的领头羊,那么这对赢得那些与我们没有私交的人的信任是很重要的。
3.值得信赖。伟大的企业个人品牌是不兜圈子的。我们的品牌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信息之上——我是谁?擅长哪一方面,喜欢工作的哪个部分——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我们的目标市场。
接下来就说说如何推广个人的品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美妆行业的销售方式不再单一,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扩大以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肌肤的意识不断提高,很多投资者纷纷创立自己的化妆品品牌。但是想要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方面均衡的发展。
下面知名化妆品品牌OEM代工公司用丰富的经验告诉你,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619亿元,去年同比增长9.6%。英敏特研究也显示,美容及个人护理用品市场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年轻女性消费者如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美容及个人护理品类上,且比上一代人要积极得多。整体看来,中国美妆行业前景十分明朗。
虽然整体态势向好,但全行业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洗牌,品牌商、渠道商和零售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美妆行业的发展进程可追溯至19世纪初,经历了萌芽期、工业化起步和高速发展期。从2016年起,行业进入了融合创新期,线上红利消失,线下渗透率下降,资本并购频繁,品牌重心从产品驱动转变成围绕消费者需求探索创新。
1、从消费者端来看,消费分级时代,不同消费族群有不同的消费需求。美妆消费最主要的四类人群为小镇青年、Z世代、熟龄女性和有娃一族,其中小镇青年人群基数大,他们消费升级的潜力巨大,越来越追求品质消费;Z时代在迅速崛起,未来将成为美妆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频次高,喜欢紧随流行趋势的时尚美妆产品;熟龄女性是美妆行业最值得长线投资的群体,他们的消费金额高,忠诚度高,是高价值用户;有娃一族则是最有消费力的群体,他们的需求更多样,作为家庭消费担当的她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
2、从产品端来看,由消费者驱动的中国化妆品产品变革正在发生,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多元混搭”:新生代消费者对功能多样化的化妆品产品的需求尤为突出,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底妆产品开始带有护肤的宣称。“精简美容”:如今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小包装或是使用便捷的彩妆产品,使用便捷的产品是品牌可以发展的又一领域。“数字美容”: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美容博主对年轻一代消费者产生了巨大影响,消费者在寻找值得购买的产品及行业秘密和小贴士。
3、从渠道端来看,美妆品牌正在进行新一轮渠道布局的调整。高端线品牌策略重点在于体验感和品牌建设,国际品牌在线下开设形象店、智慧门店试水新零售,本土品牌则更重视单品牌店、形象店的建设;大众线品牌更重视性价比和创新营销,国际品牌大量布局海淘、社交等平台,大众本土品牌大量铺设单品牌店,重视社交电商和粉丝经济。
4、精准的产品定位
在创立一个品牌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品牌的定位,这个考虑是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出发的,是存在于消费者头脑之中、消费者体验之上的,而不是从企业出发规定出来的。
举个例子来说,企业给自己的品牌定位为“90后小鲜肉的乐趣之选”,但是人家小鲜肉们不买账,就是认为这个品牌是“40+选手们的明智之选”。那么后者也才是你的品牌的实际定位。
5、优质的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好的化妆品品牌是要经由时间的考验,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一个好的品牌就是能用产品征服消费者,让消费者忠诚于你,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化妆品品牌非你不成,没你不行,并世无双,无可替代,除了你,我不能容忍任何其他品牌。
6、不断的产品创新
曾经有人说过:『一般的体验,只会让消费者点头微笑;进一步的好体验,让消费者忍不住瞪大眼睛;但是极致的体验,可以让消费者奔走相告。而最后者,才有可能引爆流行。』一个品牌除了要有精准的定位和优质的质量,还要不断的围绕当今社会的发展规律去创新,打造出让消费者感觉符合自己当下生活方式或者向往中生活方式”的品牌,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为品牌买单。
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品牌,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产品和渠道。产品上一是要品质好(技术层面),二是要有清晰的定位(营销层面)既然技术层面上没有问题,那重点就是解决产品的定位问题,新品牌产品定位不宜过宽要看是什么品类,针对什么肤质,什么年龄段,和同类产品比,有什么独特的卖点……这些都想清楚了,就进入到第二步--渠道
至于渠道,对于新创的小品牌来讲,我觉得有三种途径比较靠谱。
一是“万能”的电子商务,一个新创品牌照样可以在淘宝上包装出高上大的感觉。二是实体直营店,直营店不建议先做专卖店,可以先做综合品牌店。
三是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优势通过各大自媒体平台种草带货宣传营销。
第一步,用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吸引客流,也可以和其他综合品牌店打价格战,降低利润争取目标人群。
第二步,等人气培养好了,再针对忠实的老顾客推自有品牌,通过自有品牌获取高额利润来补贴其他品牌。
第三步,等选择自有品牌的回头客多了(其他店铺没有的自有品牌成为直营店核心竞争力),使客户对店铺产生粘性,其他品牌的产品也可以适当提价,获取正常利润。然后,慢慢的扩大自有品牌的品类,开始连锁经营吧
综上可见,中国化妆品行业前景乐观,但乐观中又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未来的美妆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从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重构品牌、产品、渠道,否则跟不上消费者脚步的你,终究会被时代的浪潮远远甩下。
化妆品从成本端到零售端大约有 10 倍加价,其中加价 大致如下分配:品牌商运营成本 30-40%(推广费用为主)、利润水平在15-20%,之后代理商通过进销差价的利润空间约 30%,百货扣点收入20%左右(国际品牌 10%左右)。以成本 10 元、零售价 100 元的产品为 例,品牌商的运营费用 14 元、出厂价 35 元、毛利率约 70%、利润率30%;代理商进货 35 元、给百货 50 元、毛利率 30%左右、人工 10%左右。代理端:毛利率 30%左右,平均净利率不到 10%,代理国产品牌盈利 空间更大。化妆品代理商一般国产品牌进价成本约 3.5-4.5 折,向渠道 分销 5 折左右;国际品牌进货 7 折左右,向渠道分销约 9 折,总体毛利 率在 30%左右。经营方面的费用以人工费用为主(10%-12%),品牌营 销一般由品牌商自行负责;管理水平好的代理商净利率能达到 8-9%, 管理水平欠佳的净利润 5%左右。因此,对于代理商而言,国产品牌的 利润空间更高,而承接国际品牌更大程度上是彰显形象和影响力,其中 体量越大的国际品牌代理盈利空间越大。渠道端:线下渠道高毛利率、高费用率;线上渠道低毛利率、低费用率。线下渠道的销售费用率是线上的两倍,主要差异线下渠道扣点较高,平 均在 25%左右,或者渠道租金和人工成本较高,超过 20%。总体来看, 线下净利率在 10%左右,高于线上的 5%左右。
中国市场:具备孕育大市值化妆品集团的潜质潜力巨大、动力具备、春天来临粉白黛墨,施芳泽只。——《楚辞·大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国化妆品古已有之。早在商周时期,化妆品已经 在宫廷中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化妆品积淀了宝贵而丰富的美容配方。中 国近现代化妆品行业发展则始于 20 世纪初期,可分为“小作坊初期生 产→海外品牌涌入→本土品牌发展→行业整合”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本土品牌发展向行业整合阶段的过渡期。
时代伤痕和西方文化渗透致国妆断代,国内巨头尚在培育中。对比欧美 和日本化妆品行业近现代发展史,中国还在成长期的“国妆”品牌,例 如“谢馥春、孔凤春”等,在近现代的战火与制度改革中遭到灭顶之灾, 出现行业断代,因此中国没有出现类似法国娇兰、香奈儿、日本资生堂 等具有悠久历史,并且持续经营的近现代化妆品品牌。改革开放后,国 妆重新起航,陆续出现小护士、大宝、羽西等优秀品牌,但都迅速被海 外美妆巨头们纳入囊中,随之偃旗息鼓。近几年,中国美妆个护市场资 本活跃,百雀羚、佰草集(上海家化)、自然堂、卡姿兰等一众本土品牌渐入佳境。
未来五年行业增速高于主要发达国家。Euromonitor 数据显示,2016 年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护肤、护发、沐浴、彩妆、香水)2735 亿元,2011-2016 年 CAGR7.45%,预计 2016-2020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将以5.05%的速度增长,到 2021 年行业规模(护肤、护发、沐浴、彩妆、香 水)望达 3499 亿元。中国整体化妆品行业增速高于美国(3.7%)、英国 (-0.9%)、日本(0.23%)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化妆品市场。
具体来看,未来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源于;在颜值经济时代下,核心化妆人口增加带来的化妆品使用率提升,以及需求细分化趋势下品类多样化带来的连带销售增量。
消费背景:核心化妆人口增加,带来化妆品使用率提升。根据资生 堂的统计,中国“核心化妆品人口1”数量在 2010 年为 1 亿人,预 计 2020 年将达 4 亿。随着女性就业率的上升和职场文化的日益国 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开始将化淡妆作为一种基本礼仪,对化 妆品,尤其是彩妆产品的需求量正在飞速增长。部分时尚男性从护 肤切入,也逐渐成为化妆品消费群体。年轻代父母意识超前,孕婴童护理产品 2011-2016 年 CAGR 高达 14.74%。
化妆品消费升级下,细分品类获得爆发良机,有利提高连带销售率。 狭义的化妆品主要指护肤、护发、香水和彩妆四大品类,包含 40多子类产品,如果按功效进行分类,则有接近 200 种产品。例如,2016 年介于护肤与彩妆之间的过度类产品——素颜霜,成为异军突 起的美妆新宠,1-8 月的 6 家主流线上平台总销售额达 6065 万元,2016 年 8 月单月销售额 959 万元,同期增长 135%。
环境问题激发全民护肤意识完善。
“安全、由内而外”呵护美丽
日韩品牌异军突起
从化妆品产业链来看,可以分为品牌端、代理端和渠道端。品牌端整体 集中度较高,海外品牌与本土品牌分别在中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各领风 骚。代理端作为化妆品产业链的中间枢纽环节,近年来亦在品牌多样化、 以及电商崛起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下经历了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在整合 中趋于扁平化。渠道端则呈现多元化格局,电商份额快速提升,单品牌 专卖店悄然兴起,未来线上线下共存的局面仍会长期持续。
品牌端:步入研发和营销并重的竞争时代品类间集中度分化,护肤品集中度低于彩妆。2016年市场份额前十大护 肤品牌占比仅为 30.2%,低于彩妆的 47.9%。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61.89%的护肤品拥有更广的消费群体阶层,品类集中度较低;相比之下, 彩妆品类发展起步晚于护肤品,且功能性较护肤品更强。
海外品牌主导彩妆市场,本土品牌在护肤领域更占优。彩妆领域中前二 十大彩妆品牌中仅有 5 个本土品牌;护肤领域中前二十大护肤品牌中有10 个本土品牌。海外品牌主导中高端市场,本土品牌渗透大众市场。根据 Euromonitor数据,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依然被海外品牌垄断,本土高端品牌仅彩妆 品牌毛戈平和拉芳家化的美多丝和分别占据 0.3%/0.5%的市场份额。大 众市场中本土品牌份额居多,在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商渠道中,价位亲民 的本土品牌呈包揽之势。截至 2016 年 12 月数据,天猫单品销售前十的 化妆品中 7 款本土,热销 TOP100 中,半数以上单品出自本土品牌,200元以下价格区间产品占 70%。彩妆集中度下降,竞争加剧。1989-1996 年欧美和日本化妆品集团相继 入场中国,起步较晚的韩国化妆品集团也随着 21 世纪初的韩流文化进 入。凭借成熟的品牌运营经验、雄厚的资金,国际品牌在中国迅速发展, 一度形成海外垄断之势,具有先发优势。近年来单一产品和营销方式掣肘海外品牌份额提升;新兴本土品牌着力渠道升级(品牌体验店)、新媒 体营销,实现快速成长,如韩束(2002)、卡姿兰(2001)等,与海外品牌抢夺份额。
未来能脱颖而出的本土品牌需要持续更新迭代的明星产品加持、同时配 合精准营销渠道。品牌通过明星产品吸引客流,由此带动其他产品销售, 提高连带销售量,而成功的单品对品牌本身的研发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这意味品牌需从重营销轻研发向两者并重转变。如今本土品牌大多“重 营销、轻研发”,而彩妆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且该局面难以扭转,唯有 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的明星产品卡位差异化优势,才更易诞生品牌上扬期。
在全球追求天然植物护肤概念浪潮中,随着中国本土审美观的恢复,汉 方文化正被消费者所热捧。传承千年的汉方草本护肤品有着与西方截然 不同的美容理念,《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美容药物有 270 多种,功效涉 及抗衰老、润肤驻颜、生发等各方面。借助汉方概念研发的化妆品更加 针对中国女性肌肤属性,较易产生明星产品,并且向中高端延伸。例如 双妹牌粉嫩晚霜单价 780 元/50ml,已超越兰蔻、雅诗兰黛等单品价位。
线下:CS店、单品牌模式崛起,传统渠道份额虽降优势犹在CS 渠道:门店数量快速增加,提供多品牌一站式消费体验。CS 渠道的 字母缩写并非来自海外,而是一个中国人造的短语 Cosmetic Chained-Store,也就是化妆品集合连锁店,在海外国家与之类似的是被 称为 Drug Chain 的药店连锁,出售开架化妆品(与专柜化妆品相对应, 偏大众平价)。屈臣氏、万宁、唐三彩、莎莎、妍丽、千色店等都是娇兰佳人的同 行,还有一家比较特别的——丝芙兰,背靠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在消费群体定位方面一枝独秀。宝洁 CS 渠道研究显示,中国化妆 品店铺数量在 2014 年超 16 万家,同增 5%。近两年 CS 渠道正在不约而同的积极拓展门店数量,以及增加自有 专供品牌销售占比。除了娇兰佳人的 2020 年“万店蓝图”计划, 千色店、唐三彩等 CS 渠道也均有高达数千家门店建设的规划。品 牌端国产和日韩定位大众的彩妆品牌迭起,配合三四线城市消费升 级趋势,为 CS 渠道的下沉和扩张打开市场。数量充足的连锁门店 数量将有助于 CS 渠道建立全新健康的定价机制,自有品牌的发展 给予渠道打造单飞产品的机会,树立品牌形象。
单品牌专卖店:成为线下渠道新宠。随着多品牌专营店渠道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近几年国产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许多国产品牌开始发展单品牌专卖店渠道。单品牌专卖店模式起源于英国的美体小铺(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同模式的海外对标有美国的科颜氏、法国的欧舒丹、韩国的 菲诗小铺、悦诗风吟、爱丽小屋、谜尚等。
忠于质量:新秀彩妆品牌普遍科技含量较高。天然、专业、科技是彩妆 品牌的续航器。由于彩妆功效的易检验性,消费者尝鲜过后仍然会回归 产品质量,劣质产品的淘汰速度极快。总结新秀彩妆品牌的质量属性, 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趋势:1、养护皮肤的需求已经从护肤品蔓延到彩妆 品,彩妆成分向健康天然发展。2、成功的彩妆品牌在一枝独秀和专业 齐全两者间至少二占其一,例如 UD/LM/Becca 分别以眼影/底妆/修容 见长;Hourglass/NYX 等为品类齐全的专业彩妆。
群众基础:千禧代拥趸成为彩妆销售助推器。主动营销,彩妆品牌应与 消费者建立强烈情感文化共鸣。相比于传统零售商品的被动式推广,新 时代的彩妆品牌更善于利用千禧代“自来水式”主动传播特征。这些瞄 准年轻客群的美妆新贵通过美妆 KOL 向他们的追随者传达品牌文化, 例如 UD 和 Hourglass 的自信性感、Too Faced 的童话梦幻、It Cosm etics 和 LM 的裸妆天然等。新秀彩妆的销售以新兴渠道为主,贴近千 禧代消费习惯,较少实行单店销售模式,线下渠道以丝芙兰、ULTA 等 高端化妆品 CS 店为主,同时线上销售强劲,例如高丝披露 Tarte 的电 商销售占比为 13%并有望提升至 20%。
中国的彩妆消费承担力堪称世界之最,有望成为掘金之地。彩妆消费的 核心人群是 20-35 岁女性,上下有延伸 5 岁的边缘消费群,目前中国彩 妆消费核心年龄段群体的化妆习惯正在快速提升。同时,化妆习惯不断 养成进益,彩妆消费力已经得到验证,益普索 2015 定性研究显示,尽 管人口基数庞大,2015 年时中国 19-24 岁的平均彩妆消费为 85 美元, 可令另外两个美妆大国汗颜(美国 49 美元/法国 42 美元)。纵观近 5 年 中,海外化妆品巨头已在彩妆军备竞赛中先行一步,这些加入巨头怀抱 的彩妆新秀和她们的“前辈”一起,在母集団的帮助下迅速进行全球化 渗透,各大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彩妆掘金正在拉开序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妆品人均年消费额仍处于较低水平,向上有 6.6倍空间: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7 年我国人均化妆品零售额为 38.2美元,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分别为 220 美元、223 美元、260美元、266 美元和 298 美元。如果以这 5 个国家的平均人均化妆品零售额253.4 元来计算,距离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天花板还有 6.6 倍的空间,整 个行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