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曼的研究
上面提到的荷兰军医名叫克里斯蒂安・艾克曼(1858-1930),他在1897年发现那些用煮熟精白米喂养的鸡都出现了麻痹瘫软症状,并把原因指向了精制大米。通过类比研究脚气病,他认为此病是由于大米胚乳中有神经毒性物质,而原本外层的糠皮则含有保护因子。被抛光的大米失去了糠皮的解毒效果,这才造成毒物累积引起疾病。1901年,艾克曼的一名助手格林斯终于正确地将理论扳回正轨上来:大米的外层糠皮含有一种必需营养素,在碾摩精制过程中会将其除去。由于艾克曼的研究推动了维生素的发现,他幸运地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稻素(即后来的维生素B1)发现的第一人
提及这个与维生素有关的诺贝尔奖,日本人表示又是一肚子气。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学教授,名为铃木梅太郎,他对米糠中这种神奇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致力于此物质的提取。1910年12月13日,铃木在东京化学会进行了报告,次年1月在东京化学会志中刊载了一篇论文,提到“从米糠中获得了一种有效成分”,即为后来的维生素B1。铃木在论文中不仅特别强调这种有效成分是抗脚气因子,而且还借水稻学名“oryza”将其命名为“稻素(oryzanin)”,并指出这是人和动物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未知的营养素。
就在铃木自信满满地将论文准备公诸于世之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原来,铃木委托他人将此篇论文翻译成德语后再发表,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译者并没有翻译“这是一种新的营养素”这句话,将铃木原本表达内容的重中之重完全抹杀。所以,铃木的这篇论文中提及的稻素(oryzanin)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多大的反响,即便他是维生素B1的第一发现人,有很大的可能问鼎诺贝尔奖,也并无卵用,最终铃木的贡献在日本国内也不怎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