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掀翻专业,奥运历史上总是有这样的传奇。
文 | 秦向前
当奥地利自行车手安娜·基森霍弗到达富士山下的赛道,第一个冲过终点,她就在公路自行车历史上留下传奇的声名。就像华山论剑时,突兀而来的郭靖。
安娜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安娜,不可思议。没有战术配合,没有补给接力,她完全跳出了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套路,一个人将荷兰的世界冠军组合甩在身后。而荷兰是自行车王国,参赛选手中更有两位奥运冠军、两位世锦赛冠军。
有媒体因此评价说,安娜的夺冠是“奥运史上最大的冲击之一”。“业余”掀翻专业,一个人颠覆一个运动项目的王国,但奥运历史上总是有这样的传奇。
比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蝉联马拉松冠军、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贝基拉,在196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并夺冠时,甚至是赤脚跑完了全程。
安娜夺冠后,人们迅速将她的故事丰富起来,知道她是一个学霸,拥有博士学位,专业是数学,能使用5门语言,而自行车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但学霸车手、业余选手这些标签,其实是对竞技运动的一种误会。
一个人的专业和运动兴趣,并不天然冲突,就像一个高水平竞技水准的选手一定不业余。
我们之所以觉得冲突,是因为我们将运动当作了一项职业;之所以觉得业余,是因为习惯了只看结果不问过程。
安娜是个单干户,但她并不蛮干。在准备比赛的一年时间里,安娜都在专注备赛。她根据东京的赛道情况不断模拟体力分配方案。
因为是单干,没有团队打配合,她选择一开始就冲出队伍,领先大部队10分钟,这在专业车手看来就像是“蛮干”。
人们猜测她一开始就不惜体力,但实际上她只是在执行自己的竞赛方案。
车手之间有互相配合也有互相干扰,安妮选择一开始就冲出大部队,她的对手就只剩下了风,她的同伴就只剩下了风景。一骑绝尘,东京130公里的地图,徐徐展开,画面唯美。
安娜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PO过一张体温表,这张表展示了她为适应东京的气温进行的细致调整过程。
安娜说,“不要过于迷信权威”。因为,她知道像荷兰组合那一套权威并不适合自己这个单干户。
不迷信权威,但要相信科学。竞技运动的魅力充满激情,但竞技水准的提升来自科学。就像我们都知道,苏炳添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跑出9秒83的成绩,同样是得益于科学训练。
比如,当时已经是“亚洲第一人”的苏炳添,曾在一位跳远教练建议下,改变了自己右脚起跑的方式。他做出这种调整就并不是蛮干,而是相信了科学。
“新人”安娜只比苏炳添小两岁,她出生于1991年,今年30岁。
安娜分享了她的备赛过程,考虑到东京的气温状况,她监测自己骑行时的体温,留意体温超过38.5℃时身体机能反应。她广泛地查阅论文,分析自己的体能特点。
安娜的故事非常动人,她映射了平凡人的英雄梦想。有梦就去追,有梦想就有奇迹,但在奇迹背后,我们还要看到他们理性经营自己梦想的能力。
单干但并不蛮干,才能成就奇迹。苏炳添如此,安娜同样如此。
特约撰稿人 | 秦向前(媒体人)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