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上升12.1%至34.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13亿元),净亏损约为3.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净亏损3.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9亿元)有所收窄。
中国内地逆势开店22家
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15.4%
从门店来看,2021财年,莎莎国际总店铺数量呈微增长势态,由2020财年的232家店铺,增长到234家。其中,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新开店3家,闭店18家,总店铺数量由100家下降到85家;中国内地开店22家,闭店2家,总数量由57家上升到77家;马来西亚下降2家至72家。
按市场营业额来分,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占总营业额的64.9%;中国内地占9.1%;线上业务占20.4%;马来西亚达到5.6%。
占份额最多的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2021财年营业额为22.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89亿元),略高于2020财年的20亿港元,但相比2019财年的47.39亿港元,仍有较大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2020财年下降54.4%的负增长,2021财年莎莎国际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门店同店铺销售额增长了16.9%。
对此,莎莎国际方面称,由于上半年疫情相对缓和,加之莎莎积极调整产品组合,适时推出宣传优惠,增加防疫产品等刺激店铺销售上扬。而关闭的多家门店多位于沙尖咀等旅游区,受疫情影响,客流量减少因此闭店。
而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经营的店铺总数则净增长20间,总数至77间。其中,开店22家,闭店2家。营业额上升2.0%至3.12亿港元,同店销售跌15.4%。年内亏损增至1.44亿港元,由经营亏损扩大及实体店大幅减值所致。
“由于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受到疫情多次冲击,自本年度的第二季起,部分店铺亦须暂停营业,销售无可避免受到打击,导致集团自第二季起录得双位数字的按年同店跌幅。”对于同店销售额下降,莎莎国际在公告中解释。
线上业务同比增长38.8%
推动 OMO 新零售为集团首要任务之一
莎莎国际本财政年度线上业务的营业额为6.9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93亿元),同比增长为38.8%,对比2018财政年度亦增长77.5%。线上业务的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的比例由去年的16.5%增至20.4%。
集团的线上业务团队主要经营港澳特区市场的线上业务及跨境线上业务,而集团在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的本地线上业务表现则反映在各自市场的业绩中。如果计入上述本地线上收益的话,线上总收益占集团总营业额的占比为21.1%。
在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线上销售(自家渠道及第三方平台)按年升 89.3%,占线上业务的销售比例增至26.2%。
目前,推动 OMO (Online-Merge-Offline)的新零售模式为集团的首要任务之一,莎莎本年度在香港特区的进展最为明显,除了进一步开展“网购店取”服务外,更积极推出线上、线下互通的电子优惠,美容顾问亦可伸延至线上与顾客互动,这些举措使莎莎能够为顾客提供更贴心和个人化的全渠道购物体验。
此外,集团与第三方平台foodpanda mall开展合作,提供更便捷的顾客购物体验。进口中国内地的线上跨境销售,占集团线上销售比例最高,本年度为63.6%。上半年,“618 购物节”带动莎莎在中国内地的表现理想,而“双十一”购物节活动期间则因避免过份的价格竞争导致第三季表现较微倒退。
而莎莎国际原本用以触达中国港澳特区美容顾问与内地顾客的跨境微信小程序继续取得理想成绩,并扩展至内地零售店的美容顾问,进一步扩大市场的线上影响力,有助互补实体店产品并提升竞争力。
据悉,此新服务于去年底才开始,至今的销售贡献不多,但通过跨境销售丰富产品组合加强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整体竞争力,有利吸引新顾客到莎莎中国内地的顾客群,提升现有顾客的回购率和忠诚度,并提升中国内地美容顾问的佣金收入。
在由2022年4月1日至6月26日的第一季度,莎莎国际的零售和批发营业额持续下滑,较去年同期跌4.7%。其中中国港澳特区、线上业务、中国内地零售额分别下降9.5%、4.2%、16.4%;马来西亚逆势增长102.4%。
“新冠疫情显然为全球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改变各行各业的生态环境,带来危与机。莎莎已采取多元化的变革措施,并持续执行严谨的成本和存货控制,扩濶业务收益的基础及优化成本架构,以助集团于艰难的经营环境中存活下来,逐步朝向回复盈利之路。”莎莎国际在财报中表示,莎莎国际正在发挥莎莎专业美容顾问团队优势和 OMO 业务,加快推动线上和线下营运的融合工作,为顾客缔造无缝贴心的全渠道购物体验,带动莎莎迈向下一个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