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座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花开新时代”为主题,举行一系列花事活动,为花城添色,为祖国献礼。9月28日上午,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中国插花花艺协会携手主办的2019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暨中国插花花艺展、第26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正式在广州海心沙开幕,展期将持续至10月12日,横跨整个国庆黄金周,全免费开放,与民同乐。
来自中国、德国、波兰、新加坡、捷克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国际知名花艺师为大家带来了风格各异的作品。有市民向记者记者表示,徜徉花海之中,国富民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步入海心沙公园内,迎面而来的是大幅花艺作品,靠近入口处,黄埔区的花艺作品,三片花瓣好似展开的翅膀,广州塔树立在中间,特别的拍摄角度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
盛世花开 历年最大园博会来了
本次园博会布展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公共景观区域有8组大型立体花坛、16组大型园圃艺术展示,以及100余组大中型花艺作品,共计有100多位国内外知名花艺大师、花艺设计师,28个省市花艺协会,18个粤港澳湾区花艺团体共同参与本次盛会。
海心沙主会场特别打造了约1000平方米的“广州时光轴—砥砺奋进70年”艺术装置区,让广大市民在“时光轴”中了解广州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发展轨迹,重温珍贵的成长记忆。
本届园博会还首次设置了最美阳台展区,通过五组最美阳台展示,让园林艺术走进家庭,融入生活。活动期间,主办方还会推出42场科普活动和互动体验,涵盖花艺设计培训,以及家庭养花、生态保护等热门话题。
南都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最美阳台区域颇受市民们欢迎,不少市民都纷纷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入内参观和参与活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由于活动场次和人数有限,要先关注“广州市林业园林科技推广服务平台”提前报名参与活动。
与此同时,在花城广场还设置了广州全城联动“我和国旗同框”活动打卡点,充分满足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燃起浓浓的爱国情怀。
海心沙这个市民公共空间,人人都可徜徉花海。
美丽花境。
各种特色装置设计
大师驾临 国际花艺相聚广州助兴
同步进行的2019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暨中国插花花艺展,有来自中国本土的知名花艺大师苏丽思以唐诗为灵感来源创作了《太湖石》,中国香港花艺大师区锦华带来了蕴含东方哲思理念的《源》,新加坡花艺大师Anson以红树林为灵感的《自然的韵律》,捷克花艺大师Hytych premysl则带来了《穿越银河系》……
现场出现了不少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作品,来自德国的花艺师Tobias Alexander Niefenecker告诉南都记者,此次他带来的作品配色灵感便来源于中国的国旗。他选用红色细丝做成聚光灯的样子,象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此时此刻相聚于此。同时采用黄色的跳舞兰,象征着人们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共同庆祝。
9月29日至30日,广州图书馆还将连推6场国内外知名花艺设计师示范性表演。大会主办方还围绕“花”主题,设计了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的Ip形象和“芙洛拉的小花墟”互动体验区,首批“Ip家族”成员会在海心沙与市民见面。
花艺作品
花艺作品
广州花艺师苏丽思:太湖石传递中国传统美学
柔韧的龙柳编织出形态各异的太湖石,三个墨绿色的“石头”高低错落,在花卉展上格外显眼。这是此次本土花艺大师广东花卉文化学会会长苏丽思的作品——太湖石。
两块石头外表圆润,矮矮地伏在地面,一块石头高耸,直直地矗立着。苏丽思的作品主张哲学的理论,通过三块形状各异的石头的表现,更全面地展示了太湖石的模样。“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太湖石是一种美学的启发,是有灵性的。”
“在艺术设计里,少就是多。”苏丽思说,通过龙柳这一单一花材,能够更清楚地将太湖石的特征与内涵传达给观赏者。并通过花艺作品将美带给观赏者。
苏丽思透露,她在做这件作品之前要先画草图,把大概的形状做出来,再在上面缠绕进行巩固。“团队中十几个人做了一个星期,太湖石的外形才逐渐显现出来。”
太湖石
波兰花艺师安娜:花艺用想象力让世界更好
圆形铁艺上面缠绕着淡雅色彩的毛线,毛线粘上了黄绿色的毛毡和特色的花瓣形木片,在圆的中间是一个透明的塑料半球,半球内摆放着帝王花作为主花,两旁还插着满天星和情人草,优雅且充满童趣,这是波兰花艺艺术家特卡兹克·伊扎贝拉·安娜(音译,TKACZYK IZABELA ANNA)带来的作品——小巨人。
“我的作品共有七件组成部分,其中有六件是一样的,用帝王花作为作品的主花,但只有这一件与众不同。”随着安娜手指的方向,南都记者看到了一件铺满树叶的环状作品,上面铺满了颜色各异的树叶。她介绍,这七件作品主要想表达不管在波兰还是在中国,大家同样有家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件叶子做的作品就代表了大家的不同。
安娜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天气原因,她使用了很多干花材料。在作品中还有很多是从波兰带来的花材,比如木头做的叶子、绿色和黄色的毛毡以及将要风干的狗尾草。
香港花艺师区锦华:使用金属元素表现民族融合
十五根柱子矗立在地面,上面铺着黄色、紫色的麦秆菊,顺着杆子向上看,有一个粉紫色的用铝丝缠绕的椭圆形装饰物套在杆子最上方,上面布满了不同颜色的麦秆菊。
来自香港的花艺师区锦华的作品,常常使用金属、岩石等元素与花艺相结合。早在20年前,区锦华便通过熔炼、焊接、锤击等不同方法的实践技术,开始学习制作青铜、铁、黄铜等材料的花器。
区锦华介绍,此次带来的作品叫做《源》。灵感来源于不同民族的相互融合,十五根柱子分别代表了七大洲、五大洋和三大人种,花则代表了其中的人。
“现在麦秆菊还是鲜花,会有不同的颜色,等它风干了又会变成一种颜色。”区锦华表示,这也代表了不管来自哪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人的内核都是一样的。
《穿越银河》
捷克花艺师皮米萨:用花艺探寻宇宙黑洞的奥秘
三个荷叶包边的空心立方体,中间用一根竹子穿插其中,翠绿的竹子上挂着不同颜色的花朵,通过橙色、紫色等色彩的碰撞营造与众不同的花艺哲学。
“此次作品灵感主要来源于空间、黑洞和星系。”来自捷克的花艺师皮米萨(音译,premysl Hytych)告诉南都记者,他用立方体和其中的花模拟出星系的样子,并通过颜色渐变的花朵,表现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中过渡的样子。
“成为花艺师是因为热爱。我从事这一行已经超过二十年了。”皮米萨告诉南都记者,在五岁时第一次完成属于自己的花艺作品,他就爱上了花艺这一工作。出于热爱,十六岁时,他靠自学正式成为一名花艺师。
皮米萨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展览,两年前他也曾来广州参加过上一届展览。只要有花艺展他就会参加,因此他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
“花艺展的意义就在于差异性,所以每个人的作品都会有他的独特性。”皮米萨表示自己空闲时也参观了其他人的作品,“我很喜欢亚洲文化,也非常喜欢场内使用竹子元素的作品。”他认为竹子代表了干净与简洁的艺术。
新加坡花艺师刘石亮:做花艺要有“玩”的心态
来自新加坡的花艺师刘石亮此次带来的作品是“自然的韵律”,十六根树干倒插于地面,交错排列,接近地面处的树干被喷上了油酸,呈现出渐变的白色。
来自新加坡的花艺师刘石亮表示,这是他第三次来广州参展。此次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新加坡周围沼泽一片片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红树林。“这些树干围成一个圈,宛如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也象征着人们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在树枝上方还会挂上猪笼草、叶材,营造出丰富的红树林意象。在下方则使用兰花铺底,营造在水上的感觉。刘石亮表示,广州和新加坡都是花城,在花的种类上都很丰富。此次全部的素材都是在广州当地购买的,一个月前他就曾飞到广州花市选材。“花材要符合当地的环境,如果带了盆不符合广州环境的花过来,就不是很合适。”
刘石亮告诉南都记者,他“玩”花艺已经三十多年了,小时候在乡下长大,经常玩泥巴栽花,逐渐喜欢和自然相处。长大后刚开始学的是画画,但后来发现绘画仅仅是人工创造,远远不及大自然所创造的色彩与形态,后来转行做花艺一直到现在。
南都记者注意到,由于作品需要在室外展出,他特地使用了兰花盆栽,在树枝上还绑上了装有水的试管,用以延长花材的存活时间。
澳门花艺师彭烨豪:考虑在内地开花艺店
由木方构造出六角形结构,上方缠绕着树枝,中间用鱼线吊起圆形的亚克力托盘,铺满了花。来自澳门的花艺师彭烨豪介绍,此次花卉展的作品主要想表达出一种对比,“用木头搭建出森林的感觉,给人身处大自然的感觉,但中间的亚克力托盘又是人造的”。
在由木方搭建的结构下方填满了蓝色和白色的花朵。“这些花材都是在广州购买的。”彭烨豪表示,在春天时他主要用粉红色、橙色、红色的花材。到了七八月份,他开始倾向于选用蓝色和白色的花材。
彭烨豪出生在一个“花艺世家”,母亲和舅舅都在澳门从事花艺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花艺这份工作。现在,他在澳门开了一家花艺店,偶尔会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花艺比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他也在考虑在内地开自己的花店。
统筹:南都记者 郑雨楠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美苏 李宛真 记者 张沛 郑雨楠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钧 陈冲 部分来自南方+
网友:汪力促:则要靠你们,你们即便战死,也可立即修炼出分身尽快再度进入。网友:姜讴队:《星火斗气》则更方面都平衡。
网友:姚介坟:雪鹰明天就回去了,那件宝物的改造你赶紧弄好。
网友:刘昭呢:根本就是来气我的。
网友:姚止雅:扔出了一块令牌,东伯雪鹰刚接过。
网友:文姿穷:就有一些疯疯癫癫痴迷于画画或者打造兵器,或者天天看着天空发呆……忽然一朝醒悟,跨入了超凡!
网友:许敢饮:争的是机缘,赤火老祖最珍贵宝物被夺走,这等大仇简直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