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丽/整理
在赵元任的外孙黄家林眼中,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作曲家、翻译家、科普先行者,他终生追寻真理,追求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生活,是最能接受新科学、新观念、新工具的人文学者。在他充满探索精神的一生中,涉及了包括数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天文学、音乐、语言学、戏剧、摄影在内的诸多领域,他总是用好奇的心态从事研究。
作为中南大学教授、工程师,黄家林从事过诸多严谨的专业研究工作,并非文史相关,参与整理出版赵元任的影集则是受母亲赵新那的影响。母子二人合作整理完成的影集《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数百张由赵元任拍摄的珍贵照片,一方面记录赵元任先生治学的一生,一方面也为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生动的视觉记录。关于影集名字的由来,黄家林表示曾与陈来先生讨论过,他认为好(hǎo)玩是别人看着,好(hào)玩是自己喜欢,因此任何一种读法都可以。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赵元任摄,赵新那、黄家林整理,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
黄家林教授于6月7日应邀在中南大学做了题为《好玩儿的大师——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讲座,讲座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彬召集和主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讲座中,黄家林教授围绕赵元任先生以及现代以来与其有关的人和事进行了讲述。以下内容整理自黄家林教授的报告。
黄家林先生讲座现场
赵元任与照相机
赵元任从小对新鲜玩意儿感兴趣。他到美国留学后,很快就跟同学一起买了一部照相机,从此迷上了摄影,与照相机相伴一生。赵元任先生以拍照的方式,留下了近一个世纪的数千张影像资料,记录下他治学的一生,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生动的视觉记录。抗战时期,赵元任夫妇决定将照片日记寄到美国托同学保管,此举使得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
1911年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校园
1910年赵元任参加清华游美学务处第二批留学美国的公费留学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1934年3月,胡适从竺可桢那里得到了第二批公费留美学生名录榜,请章希吕先生抄录后,希望能作为教育史料保存下来。黄家林先生先是向听众展示1959年3月赵元任在台湾参加清华第二批留美学生(1910年招考)同学会的照片,照片包括赵元任、陈伯庄、胡适、程远帆、周象贤、杨锡仁六人;后又展示了清华第一批(1909年招考)和第二批留美学生在台湾聚会的照片,梅贻琦、胡适也在其中。黄家林先生为照片中的人物标注了对应的考试批次和名次,这让听众对当年的历史和人物有了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
赵元任的日记
捐赠给清华大学的赵元任书稿清单包括日记、食谱、论文、零散资料、书和录音带。赵元任从1906年开始写日记,除了因生病或战争等原因中断了少数几天外,一直坚持到去世前不到一个月。他的日记里既记有很多有趣的记事,也有不少流水账(尤其是后期的日记)。赵元任的日记原件(约8箱)保存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Bancroft Library,该图书馆可以提供给读者查阅,但是不能借出。
捐赠给清华大学的赵元任书稿清单
赵元任日记
赵元任与中国科学社
从现在国内公开发行的资料来看,都认为中国科学社是在1915年10月25日成立的。其实根据赵元任的日记,在1914年6月10日(星期三),由胡达、周仁、赵元任、秉志、章元善、过探先、杨铨(杨杏佛)、金邦正、任鸿隽等9人为发起人在任鸿隽的房间里开会,决定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科学社(后改名为中国科学社)。这群年轻人,他们认为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所以请朱少屏在上海负责出版《科学》月刊,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
1914年,中国社会科学社的部分成员在美国合影
1914年8月11日,赵元任在日记里写道:“晚上召开‘科学会’董事会,我主持。拟出会议章程,选出董事,任鸿隽被选为董事长,我被选为秘书,秉志,会计。余下两位董事为胡明復和周仁。”黄家林先生认为,从这时起,中国科学社就正式成立了。191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社的部分成员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合影。后来,蔡元培先生为《科学》创刊题词,赵元任先生为《科学》创刊号创作钢琴曲。
黄家林先生展示了从1915年到1918年《科学》(创刊号)的特目,其中包括用数、永动机、催眠术解惑、音乐等板块,从特目可以看出赵元任的投稿数量之多和兴趣范围之广。
讲座现场
《寄胡明復》
自从老胡去,这城天气凉。
新屋有风阁,清福过帝王。
境闲心不闲,手忙脚更忙。
为我告“夫子”,《科学》要文章。
(注:“夫子”是赵元任的绰号)
赵元任见诗也回他一首:
《寄杨杏佛》
自从老胡来,此地暖如汤。
《科学》稿已去,“夫子”不敢当。
才完就要做,忙似阎罗王。
幸有“辟克匿”,那时波土顿肯白里奇的社友还可大大的乐一场!
(注:“辟克匿”:Picnic,野餐;肯白里奇:Cambridge,剑桥)
赵元任说长沙话
在陪罗素坐船从南京到长沙的途中,赵元任跟同行的湖南方面的赞助人杨端六学说长沙话。10月26日晚,赵元任用学了不到一个星期的长沙话给罗素的讲演做翻译。会后,一个听众上来问赵元任:“您是哪个县的人?”,以为赵元任是个官话讲得不好的湖南人。
赵元任与地球背面的人通话
1939年6月21日是赵元任夫妇难忘的一个日子。据赵回忆,6月20日Harold Smith先生邀请他们夫妇两人到檀香山北边Kokohali看他自己组装的一个业余电台。Smith 已约好将于21日与赵元任的朋友、广西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李所长对话。赵说,看见 Smith 组装的又大又粗糙的一堆玩意儿,Smith搬搬这个开关,动动那个按钮,便开始呼唤: “Hello! this is K6OQE, hello! this is K6OQE.”
但多次呼唤也没有听到李先生的回音。正当Smith 先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来自昆明的电台里似乎在呼叫: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 “This is Tsing Hua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station, Kunming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赵元任觉得呼唤人的声音熟悉,他与夫人从呼唤人的口音断定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任之恭的声音。于是赵元任向对方通告了自己的姓名,双方都觉得十分惊讶。
后来赵元任在Family of Chaos书稿中也提及这次通话,他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与地球背面的人直接对话是个了不起的经历:“talking with people in the antipodes is a great experience.”而任之恭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记录了这次不可思议的空中谈话,不过将时间错记成了8月。
赵元任与炒鸡蛋
二战期间,美国大陆的食品供应比较紧张。杨步伟看到美国人把很多很好的食材都扔掉了,觉得太浪费,很可惜,于是在一些朋友的鼓动下,写了一本怎样利用各种食材和配料做中国菜的书,书名叫“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但美国人做事很叫真,凡事都讲究量化,教美国人做菜,不能说放一勺盐,必须说放多少克盐,美国人才听得懂,学得会。为了写这本书,杨步伟买了一套量具,把书里所有的菜至少做了一遍,把各种食材和配料的用量记录下来,书里还对各道菜的吃法和文化背景进行了介绍,才最终写成了这本书。这本食谱由胡适和赛珍珠作序,出版后,杨步伟还多次应邀在电台介绍她写的食谱。
杨步伟用中文写的这本书,然后由亲朋好友翻译成英文,而赵元任坚持要经过他的过目和修改后才能发表。可经过他的修改后,这本书的英文就带上了学究式的赵氏风格,以“炒鸡蛋”这道简简单单的菜为例,把锅铲写成了“一个带把子的金属薄平板”,使人看上去忍俊不禁。
讲座中
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展示了赵元任“炒鸡蛋”的手稿:
炒鸡蛋(Stirred Eggs)
(以下为杨步伟说)
炒鸡蛋这份儿菜可以说是用最普通的材料、用最普通的做菜方法、每天都吃的最普通的菜。学做炒鸡蛋可以说是做菜技术的ABC。由于这是我丈夫唯一能做好的菜,而他还说要么就不做,要么他就做的好,那我就让他说说炒鸡蛋是怎么做的。
(以下为赵元任说)
取6个平均大小的新鲜鸡子儿(因为这是我炒鸡子儿时一次炒的最多的数目),
3 克食盐(或者以4克台面用盐代替)
SOc.c.新鲜油(大约相当于4平调羹的油)
1根大约30cm长的中国葱(如果没有中国葱可以用大葱代替),直径约7mm(这个配料是任选的)
打碎有壳或没脱壳的鸡子儿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敲打另一个,随便什么顺序都行(注:由于将两个鸡子儿碰撞时,只会有一个碎,因此需要取第7个蛋用来打碎第6个蛋。如果第7个先碎而不是第6个,也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办法就是用第7个蛋,把第6个蛋放回去,另一种做法就是,把数数字的过程推后,等第5个鸡子儿被打碎之后,再碎的那个鸡子儿就叫做第6个),但一定不要忘记搁一个碗在下面接蛋壳里掉出来的东西。用一双筷子又快又使劲地打这碗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打鸡子儿”动作,这一动作当然不只是就做一次,而是要反复多次。
检查这道菜是不是做得好,观察吃这菜的人。如果他发出双唇音鼻音,带有慢慢降音的声调,意思就是菜好,如果他反复地发出 yum 的音节,就是说这道非常好——Y.R.C.注。
(以下为杨步伟说)
炒鸡蛋实际上很容易做。 做比讲怎么做容易得多。当不速之客来时,上这道菜非常方便。记住,只有用猪油或其它动物油做这道菜才合适。所以要趁热吃,不吃剩的。
杨步伟在《杂记赵家》一书中曾提到,1944年胡适到哈佛大学讲学半年,几乎每天都要到赵家至少吃一餐饭。胡适有个嗜好,喜欢吃大块的肉,可二战期间计划供应的牛肉根本不够他吃的。杨步伟每天做红烧马肉给胡适吃,还把多买的马肉做成肉松,让胡适带回去下酒,胡适吃后直呼好吃。
之后,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分享了一则趣事:有一天,赵家请胡适到哈佛大学的教工食堂吃马排,胡适吃完之后说:“别的倒还好,就是马肉有点酸。”杨步伟大笑说:“你在家里吃了好几个星期的马肉,怎么没听你说马肉酸?”胡适想了半天说:“还是中国菜好吃,而且赵太太做的更好。”
“炒鸡蛋”的相关图片
赵元任的部分证件原件
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展示了赵元任先生的部分证件原件。二战期间,别的人都是从国外往国内走,而赵元任是从国内往国外走。但实际上,赵元任在美国为国内赈灾募捐,做了很多事情。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表彰赵元任在抗战时期的勋绩,特颁发了胜利勋章一枚。后来,国民政府派赵元任为中国参加联合国教育文化会议,并颁发代表状。
赵元任的证书
讲座之后,湖南大学汤志辉老师首先就赵元任先生日记出版的计划发言提问。黄家林先生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没有相关背景和语境的人很难看懂;母亲赵新那曾经花一年时间整理了赵元任一年的日记,大概只整理出70-80%。有很多日记是用英文写的,翻译难度很大,目前没有出版计划。黄家林先生还分享了他与外祖父的两次会面经历,分别是在1973年和1981年。1973年,赵元任夫妇在阔别35年后回国探亲访问,黄家林先生一家先到广州接应,未果,后来又赶到北京才得以见面。1981年,89岁高龄的赵元任由赵如兰、赵新那、赵小中三个女儿陪同再次回乡探亲。
线上听众对《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影集出版前后的故事颇感兴趣。黄家林先生说,影集整理最先是由母亲赵新那开始的,后来看到母亲白内障,需要戴着四百度的眼睛,拿上放大镜和手电筒才能勉强工作。赵新那女士“玩命”式的决心影响到黄家林先生,两人一起用照片把事件串起来,共同讲述影集背后的故事。黄家林先生表示,照片整理前后花费了近十年时间,除了目前的学术篇,之后还会有“风光篇”、“家庭篇”及“伯克利岁月篇”三本影集陆续问世。黄家林先生特别讲到,辨认图片的艰难,尤其是二十年代之后,照片上几乎没有记录任何信息。赵元任先生曾将一张教堂的照片错写成了“巴黎”。黄家林先生表示,他看到这张照片左下角有用瓦做成的屋顶,而瓦是中国特有的,于是进行了大量的图片对比和资料查找工作,最后确定图片所在地是“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洁在线上对黄家林先生一家向图书馆、档案馆所捐赠黄培云院士相关书籍资料表示感谢,并谈到当时上过赵新那老师的课,希望能获得赵新那老师目前还遗留的物件和资料;还说起《黄培云口述自传》所记载的“吃柜子”典故。黄家林先生则表示,放冰棍的两个广口保温瓶和碗柜,应该还在。
现场有同学问及看起来比较特殊的家庭对黄家林先生是否有影响。黄家林先生分享了自己儿时对航空知识的兴趣,回忆起父亲黄培云为其借阅相关书籍的经历。但当年因为海外关系的缘故,大学不能报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时,由于父亲的工作需要保密,所受到的家庭影响主要集中于小事,父亲当年所工作的内容很多并不知晓。
最后由易彬教授做总结发言。一是感佩赵新那女士和黄培云院士作为理工科学者耗费七八年的时间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赵元任年谱》,而黄家林先生作为工程师,又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协助母亲整理赵元任先生遗留的照片和文字。这无论对其家庭还是学界都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第二,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我们大多聚焦于文字,但近年来学界逐渐认识到图片的重要性,看图识人的工作正在逐步应用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乃是一种出版典范,印刷精美,图片丰富,而且每一张照片都有关于人物和背景的说明。这些生动可感、信息丰富的图片打开了我们认识赵元任先生和现代中国提供了新的路径。第三,新的相关研究工作确是充满难度,但还值得期待。将要出版的另外三本赵元任影记自不待言,赵元任先生的日记,目前可能没有条件出版,将来说不定也有机会影印出版。这些出版物无疑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景和可能。
黄家林先生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