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已经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病例。
家长觉得宝宝突然变胖了,或者是脸变圆了,或者是小腿变粗、肚子变大。等再过段时间,孩子开始精神不好,食欲变差,尿量减少,这时时才把孩子带到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在此提醒家长们:千万别把浮肿误当作“肥胖”。
肾病综合征通常简称为肾病,其发病与感染、自身免疫紊乱、过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临床最突出的表现是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
浮肿可以出现在头面、下肢、躯干,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如眼睑浮肿,原来的双眼皮可变成单眼皮;男孩的阴囊浮肿,透明发亮;可有内脏浆膜腔的积液,如胸腔积液及腹水,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和腹胀、腹痛等。
与普通浮肿不同,肾病的浮肿往往是可凹性的,即按压后有指压痕迹,伴随浮肿出现尿量减少,这些表现均明显区别于肥胖。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低白蛋白血症(<25g/L)、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5.7mmol/L),均可作出诊断,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由于肾病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此有多种分类分型。临床分型包括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病理分型包括微小病变、系膜增生、局灶节段硬化、IgA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病等。
不同类型肾病的表现和治疗方案各有不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各有差别,因此强调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肾病综合征应该住院治疗,全面评估全身状况,确定肾病分型并制定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出院后需定期随诊,以便调整用药。
目前,激素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线药物。对于儿童原发性肾病,由于病理类型大多为微小病变,对激素治疗敏感,病情多数可得到缓解,预后比较好。但有部分患儿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复发。
对于一些激素依赖(即激素敏感,减、停激素后复发))或激素耐药((激素治疗无效))的患儿来说,在激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联合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
临床中有不少家长因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绝使用激素,或者不遵循医嘱擅自快速减药或停药,结果导致孩子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由于肾病综合征的病程长、易反复,很多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易出现急躁、悲伤、失望等情绪,这对患儿的治疗和预后非常不利。家长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配合治疗,做好患儿的生活照顾和心理疏导,才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