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医用口罩,原材料主要来自石油,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有一项新技术,可从玉米中提炼原料,经过技术处理变成聚乳酸,也能做成口罩。用聚乳酸做的口罩,使用后,能通过生物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很环保。
研发这项新技术的团队,就是来自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内的十几名“80后”博士。“双碳”战略目标下,可降解塑料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这个博士团队专注从事可生物降解材料合成、改性、加工等技术的研发,解决可生物降解材料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其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服装、医疗等领域。
致力解决可生物降解材料应用
——“我看到了新材料的发展前景”
江太君是湖北人,本、硕、博都在湖南工业大学就读,学的是包装材料专业。2011年,他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广东一家公司,做新降解材料的开发。
“当时,塑料都是用石油基材料,但对环保材料有需求趋势了。我看到了新材料的发展前景,所以想自己研发。”2018年,江太君又回到湖南工业大学继续读博。
2019年,江太君在曾广胜教授的支持下,和孟聪等十几位同学,在株洲成立玥昇杰。
“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不仅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还能链接各方资源、对接创业扶持政策等,通过360度全方位孵化服务为创业者赋能。”谈及为何落户株洲,江太君说,这里有他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很好的创业环境。
在创业过程中,这个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组成的博士团队,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顺利解决了不少难题。2021年,该公司获评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并承担省部级、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高耐温改性,可控降解改性,高阻隔改性……都是江太君团队的研究方向。现在,他们的产品应用于膜袋领域,如香烟、药品的热封膜材,化妆品、酒盒等高端包装,日常用品茶叶、文创类产品的包装,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架、固定板、功能膜、口罩等。
与全球最大的聚乳酸材料生产商形成稳定合作
——“每解决一个痛点,背后都要通过几千次的实验”
江太君举了一个例子,大部分海参盒所用的材料,耐温性不好,超过60℃就变软了,而客户买回海参后,需要用盒子装上开水泡发。
“我们的技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它的耐温性,达到107℃后不变形,二是使用后可降解,延长使用时间。这看似简单,可是每解决一个痛点,取得一项技术突破,这背后都要通过几千次的实验。”江太君说。
“即便技术成熟了,他还寻思着,如何让产品的重量更轻、质量更好、韧性更强。”江太君团队的小伙伴这样评价他。
现在,玥昇杰以科技研发为主业、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为辅助,与全球最大的聚乳酸材料生产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联合组建了“生物质纤维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